企鹅电竞,欢迎咨询!
科仁机械混合设备研发制造 混料输送系统设计\生产\安装一条龙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18901560693
当前位置: 首页 > 视频中心

要闻 交大一附院一周新闻回顾

作者:企鹅电竞 时间:2025-06-25 15:23:34 点击:1

  

要闻 交大一附院一周新闻回顾

  秘鲁卫生部副部长埃尔博斯·尤利塞斯·古巴·加西亚一行参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

  5月21日下午,秘鲁卫生部副部长埃尔博斯·尤利塞斯·古巴·加西亚,秘鲁中国文化协会会长莫塔·杨,秘鲁中国文化协会秘书长刘雷,陕西省外办(省友协)美大部副部长李佳一行赴交大一附院陆港院区参访。一附院党委书记马辛格陪同参访。参访嘉宾实地走访了急诊中心、国家医学中心展厅、国际诊疗部及智慧化手术室等核心区域,全方位了解医院在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智慧医疗及国际合作领域的实践成果。外宾高度评价了一附院各项建设成果,期待未来能够深化人才交流与技术协作。马辛格书记表示,医院将以国家医学中心为核心依托,深度推进医工交叉创新,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同时在医疗技术共享、人才联合培养、公共卫生协同等领域持续发力。

  5月19日下午,院党委召开 2025 年第二次党支部书记例会,党委书记马辛格,党委副书记冯广林、韩菊及全院党总支、党支部书记参会,冯广林主持会议。会议以离任支部书记荣退仪式开场。冯广林宣读任免文件后,马辛格为原康复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尚翠侠、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刘红娟、输血科党支部书记王宝燕颁发纪念牌,三位离任书记发表离任感言。为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纪委副书记陈阳静剖析多起违反规定的典型案例,要求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严守纪律规矩。组织统战部郝霖副部长、贺鹏程部长分别围绕 “民族宗教工作政策” 及 “组织生活记录规范化” 展开培训。冯广林强调党支部书记应发挥 “领头雁” 作用,推动党务业务互融互促。马辛格在总结讲话中,深情致谢离任书记的奉献,并提出三点要求:一要传承精神,接续奋斗;二是夯实党建,引领发展;三是科学谋划,开创未来。

  5月10日,“同心传承西迁志,健康丝路践初心——农工党交大委员会助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基层行”走进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上午召开座谈交流会,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成进,农工党陕西省委副主委刘青光,西安交大及一附院统战部门负责人,农工党西安交大委员会党员代表;榆林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市卫健委领导,农工党榆林市委会成员,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领导班子、全体农工党党员等多方代表参与座谈交流会。与会人员高度肯定榆林医院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果。会前,佘军军院长介绍了医院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的总体设计、管理创新及阶段性成果。活动期间,中日大肠癌精益工作坊(榆林站)举行,专家们观摩日本及榆林医院团队的手术演示并深入交流。农工党党员代表还深入儿科、神经内科等科室进行经验切磋。下午,全体参访党员与榆林医院农工党党员共赴郝家桥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5月15日上午,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晓东率队一行9人莅临陆港院区参访交流。医院副院长韩苏夏,院长助理马欣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交流活动。参访团队参访了陆港院区国家医学中心展厅、裸眼3D展区,医工交叉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展厅。座谈会由马欣助理主持,韩苏夏副院长分享了医院在医工交叉融合领域的实战经验,王晓东副院长介绍江苏省人民医院创建中的实践与挑战,望借鉴我院先行经验。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办公室黄欣副主任黄欣从战略规划、多学科平台、人才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等方面详述我院建设经验。双方职能部门负责人围绕医工成果转化、人才引育、学科集群、科研攻关等议题深入研讨,交流氛围热烈。

  医院召开“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暨“创建国家医学中心青年先锋”评选活动启动会

  5月19日下午,我院召开2024—2025年度“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暨第二届“创建国家医学中心青年先锋”评选活动启动会。院党委书记马辛格、副书记冯广林、院长助理盖晓红、组织统战部部长贺鹏程、青年工作部部长、团委书记任冯刚等领导及全体党支部书记、院团委委员及团支部书记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韩菊主持。会上,团委任冯刚书记介绍本届评选活动工作方案。随后,会议表彰了在西安交通大学五四主题团日活动中获奖的先进集体与个人。血液内科党支部书记贺鹏程分享党建带团建及青年文明号创建经验;校级“青年岗位能手”获得者周莉娜讲述自身成长感悟。马辛格书记针对评选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真创实干”,扎实推进创建工作;二是“真推实选”,确保评选公平公正;三是“真抓实干”,以评选促青年成长,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5月20日,医院举办 5.20 医学交叉论坛,聚焦医学与生物材料、人工智能、电子材料等领域深度交叉,邀请西安交通大学医工、医理等交叉领域 24 位专家教授参会交流。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基础与海外合作处副处长何会,医院党委书记马辛格,副院长韩苏夏,人力资源部、科学技术部负责人和来自化学学院、电信学院、前沿学院、医院临床科室的专家教授参会,副院长张谞丰主持会议。马辛格指出,医工交叉是充满潜力的创新赛道,要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模式,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中发挥学科交叉聚合效应。副院长韩苏夏作《医工交叉产教融合赋能医院科学技术创新》主旨报告。论坛举行医学交叉合作聘任仪式,为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专家颁发学术特约专家聘书,深化 医学交叉融合 战略。科学技术部特设四个主题讨论环节,24个科研团队围绕生物力学、精准医疗、纳米药物等方向分享最新成果。何会副处长指出,科研院将持续支持医工交叉研究,推动校院深度合作、互利共赢,在交叉融合中实现学科发展新突破。

  5月19日下午,我院高峰学科涉外医疗工作专题会议在科教楼举行。佘军军副院长、各高峰学科负责人、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姚红梅出席会议,共同研讨涉外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作。会议由姚红梅副主任主持。会议伊始,姚红梅副主任简要汇报了我院疑难病例国际远程会诊工作情况,各高峰学科负责人及代表围绕如何逐步提升国际会诊质量、优化外籍患者就诊服务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佘军军副院长对我院涉外医疗工作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各学科要格外的重视认真落实,吸引更加多外籍患者来院就诊。

  5月21日,科学技术部联合省再生医学与外科研究所举办科研大讲堂,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研究员受邀作“纳米药学前沿交叉的基础理论和技术转化研究” 专题学术报告,一附院院长吕毅、医院科技部、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及多学科师生代表参会。报告中,梁兴杰系统介绍纳米生物学优势,从基础理论与技术转化两方面展示团队成果。互动环节,科研人员积极提问,梁兴杰耐心解答并以类比激发青年兴趣。会后,青年学者就纳米技术与临床转化深入交流,他还分享团队在人才教育培训、院企合作等方面的经验。

  一附院胸外科成功获批肺癌围手术期管理规范化建设项目牵头单位,授牌仪式于近日举行,仪式由胸外科吴齐飞副主任主持。医院冯广林副书记致辞,对胸外科成功获批肺癌围手术期管理规范化建设项目牵头单位、再续肺癌亚专科发展新篇表示祝贺。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蒋逢涛肯定交大一附院在肺癌诊疗领域的标杆地位,期望其发挥引领作用构建全国规范化诊疗网络。胸外科张广健主任表示将以“国家队”标准严格要求,推动肺癌围手术期诊疗规范化建设。随后,蒋逢涛副主任与冯广林副书记共同授牌。授牌后,活动进入交流与学术环节。15家省内外医院专家通过参访、观摩,了解创新实践。学术会议中,多位教授主持,授课嘉宾围绕肺结节消融、免疫治疗等主题作报告并分享病例。

  5月16 日至17日,西安交通大学第 62 届田径运动会在兴庆校区举行,一附院百余名运动员组成代表队参赛,斩获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双冠军及优秀组织奖。开幕式上,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冯广林,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韩菊,院长助理马欣、盖晓红以及工会副主席王晓琴带领代表队方阵入场,以 “厚德博爱,精医卓越” 的口号和铿锵步伐展现昂扬风貌。此次比赛获医院党政格外的重视,院工会精心组织,职工踊跃参与,参赛人数及项目覆盖率居全校前列。除团体奖项外,还包揽广播体操第一名,拔河、接力等集体项目二等奖,个人项目均跻身八强,多项摘得冠亚军,以优异成绩彰显医院凝聚力与职工竞技风采。

  5月20日,西安浐灞国际港管委会产业促进局副局长张艺率队来院开展专题交流,我院院长助理马欣、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代表及院内科技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办公室等多部门负责人参会。浐灞国际港管委会招商部门主管惠康康介绍辖区医工科技与生命健康产业情况,我院黄欣副主任、王德普副主任分别汇报国家医学中心创建进展及医工交叉成果转化实践。双方围绕方案内容与未来合作展开深度研讨,聚焦医工融合创新路径、资源整合及落地实施路径等关键议题。马欣院长助理强调,医院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建筑设计企业,将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深化医工交叉创新模式。张艺副局长表示,此次调研为聚集区建设凝聚多方智慧,管委会将以高站位统筹资源,深化与医院的全方位合作,加速方案落地。

  5月18日-23日,由陕西省卫健委和西藏阿里地区卫健委联合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西藏阿里地区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二阶段培训及结业仪式在西安开展。培训期间,学员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学习西迁精神并重温入党誓词。课程聚焦医院管理核心领域,涵盖医学人文、信息化建设、护理与感控管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安全体系建设、行风建设、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内容,还组织学员赴雁塔区小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安市中医医院当地考验查证。5月23日上午,学员以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方式小结。当日下午举行结业仪式,西安交大中国医院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和新颖作培训班总结发言,学员代表分享学习成果。此次培训通过“理论授课+当地考验查证+交流研讨”模式,为阿里地区医院管理人员提供管理知识与技能,助力当地医院治理现代化,也架起陕藏两地医疗交流桥梁。

  省护理质控中心成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目标导向护理质量改善暨患者安全管理实践研讨班”

  5月16日至18日,由陕西省护理管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交大一附院、陕西省保健学会联合承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目标导向护理质量改善暨患者安全管理实践研讨班”成功举办。大会特邀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三级调研员牛建刚、一附院副院长王亚峰参会,大会吸引了全国多个省市的护理管理者、临床骨干及教学科研人员线上线下近千人参会。开幕式由陕西省护理管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辛霞主任主持。王亚峰副院长致欢迎辞,希望各位学员珍惜机会,热情参加交流,将先进理念与实用技术带回工作岗位。会议汇聚国内顶尖护理专家,围绕政策解读、质控创新、安全管理三大维度展开深度分享。在互动实践环节,参加会议的专家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精准答疑加深了参会者对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实践的理解与认识。会议通过“政策学术实践”三维联动,为全国护理同仁搭建了高质量交流平台,推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向标准化、精细化纵深发展。

  陕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卫生健康专家委员会换届暨第一次全员会议在陆港院区顺利召开

  5月22日下午,陕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卫生健康专家委员会换届暨第一次全员会议在我院陆港院区举行。会议第一阶段由陕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张秋侠主持,围绕上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换届筹备及选举等关键环节有序展开。党委副书记冯广林致辞表示医院将为老区卫生健康事业提供坚强支撑。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张少强总结上届工作。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副巡视员、省老促会常务理事李延明介绍了换届筹备工作情况。李红霞等4人任副主任,秘书处设在陆港院区。省老促会副会长鲁锋提出以“六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会议第二阶段聚焦发展规划。陆港院区副院长李红霞介绍院区基本的建设与智慧医疗布局。全体成员围绕管理办法与五年计划研讨。

  西安市研究型医院学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陕西省继续教育项目“提升照护能力—安宁疗护新进展”学习班圆满举行

  5月17至18日,西安市研究型医院学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 “提升照护能力 — 安宁疗护新进展”学习班举行,西安市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钱露、西安市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杨涛,一附院副院长韩苏夏以及安宁疗护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共计520余人参会。成立大会上,筹备组介绍专委会筹建历程与架构,明确管理办法。经民主选举,李茸当选主任委员,李洁琼、张晓智等多位专家任名誉主任委员、顾问等职务。钱露副会长强调,专委会成立标志着安宁疗护事业迈向专业化新阶段,应聚焦生命末期照护质量,融入人文关怀。李洁琼指出,要强化专业能力提升,推动多学科协作,普及安宁疗护知识。韩苏夏副院长期望,以此次会议为桥梁,促进各方交流,提升安宁疗护服务效能。同期举办的学习班邀请13位省内外专家授课。通过理论与实操结合,为学员构建全维知识体系。

  西安市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顺利举办

  5月17日,西安市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召开,全省10个地市19家医疗机构的170余名医护人员参会。西安市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钱露、副秘书长杨涛;一附院副院长韩苏夏、护理部、临床营养科、肿瘤外科等科室负责人以及总护士长等出席大会。大会由杨涛副秘书长主持。韩苏夏表示,肿瘤营养治疗是综合治疗的基石,专委会成立将搭建学术平台,推动诊疗规范化与多学科协作。大会通过选举,康小云当选首届主任委员,李洁琼任名誉主任委员,党诚学、张昊教授以及牟春英、郝楠总护士长为学术顾问。钱露表示,肿瘤营养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专委会成立响应国家政策,需以规范化诊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她为专委会授牌并颁发聘书。学术交流环节,廖侠主任解析肿瘤营养治疗指南,康小云主委讲解临床诊疗流程。会议总结指出,专委会将肩负责任,推动肿瘤营养治疗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惠及更多患者。

  近期,门诊部对医院二楼采血室做全面改造升级,门诊二楼采血室曾是医院患者流量最大、拥堵最严重的区域,虽经前期改造优化,但仍存提升空间。改造期间设临时采血点,保障采血工作正常开展。此次改造重点引入智能化采血系统,更新全自动叫号自助采血设备,配备标本分拣机,实现排队叫号、标本传输、分拣全流程信息化。新系统通过自动适配试管、精准贴标及管道传输技术,将标本快速安全传送至分拣机自动处理,降低误差与污染风险,同时优化叫号程序,提升科学性与人性化。试运行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早高峰患者平均等候时间缩短至 35 分钟以内。改造后,采血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患者等候时长大幅度缩短,工作人员压力缓解,人工操作减少使差错率降低,标本处理更安全高效。

  为落实中国 — 中亚峰会涉陕成果,深化 “一带一路” 医疗协作,依照陕西省卫健委部署,我院与吉尔吉斯斯坦医疗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开展卫生人才互派交流。近期,吉方首批 11 名医疗人员抵院,开启近 1 个月的参访学习,其中,泌尿外科负责奥什州研修医生努尔苏丹的带教培训。泌尿外科精心制定学习计划,与努尔苏丹签订培训书。二十余天里,他深度参与科室交班、培训、病例讨论,跟随带教老师管理病人,全程体验查房、检查、手术等工作。5月16日,泌尿外科一病区为其举办欢送仪式,李旭东副主任主持,李磊副院长颁发研修证书,期待双方延续互访,共建健康丝绸之路。带教老师代表朱国栋献花,努尔苏丹诚挚感谢科室关怀与老师悉心指导。此次交流,推动中吉医疗合作迈向新台阶。

  5月20日下午,省退伍军人服务中心宋亚军副主任、健康服务部贺裕雯部长、韩泽华副部长等一行,到医院走访交流退伍军人健康服务工作。院长助理王铮及医务部、医保办等多部门人员参会。会上,医政管理办公室胡婷婷副主任汇报医院退伍军人健康服务整体推进情况,门诊部、患者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分别从门诊就诊、缴费取药等多方面,汇报健康服务清单落实情况。随后,双方围绕优抚对象、优待项目及工作流程等深入交流。王铮院长助理介绍服务体系建设与政策落实情况,并提出优化工作思路。宋亚军副主任肯定医院的社会责任担当,感谢医院多年来的工作,称其为全省退伍军人健康保障树立标杆。最后,省退伍军人服务中心领导参观了医院医保办理、取药等窗口及患者服务中心。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中度脑梗死的远隔缺血适应治疗》临床研究项目西安和咸阳分中心启动会顺利召开

  5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工程院吉训明院士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韩建峰教授联合发起的国家百万减残工程建设项目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中度脑梗死的远隔缺血适应治疗》临床研究,于西安和咸阳地区召开现场质控及分中心启动会。一附院商苏杭博士率队,对西电集团医院、西安第三医院、杨陵示范区医院三家分中心预实验病例进行质控,并启动研究入组工作。15日至16日,三场启动会分别在三家医院举行,两天里,项目团队与各中心深入交流,针对问题达成解决方案。各中心预实验入组病例质量高,严格执行方案,彰显严谨科研态度与高效协作精神,为项目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5月16日,陕西省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换届会暨2025学术年会在西安召开。医院输血科学科带头人王宝燕教授当选第二届会长,梁珊珊博士当选常务委员,许亚莉主管检验师当选总干事,马峰主管检验师当选副总干事。换届会上,王宝燕教授做了表态发言,韩苏夏副院长代表会长单位发言,交大一附院将积极履行会长单位职责,与各委员单位携手共进。学术交流环节,中国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会长夏荣、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主任谢珏、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改革研究院和新颖等分别作专题报告。

  近日,骨科团队成功为九旬老人在30天内连续实施双侧髋部骨折手术,创造康复奇迹。4月3日,患者车奶奶首次跌倒致右侧股骨颈骨折,骨科韩学哲、边卫国团队启动“老年髋部骨折救治绿色通道”,4小时完成人工股骨头置换。不料5月2日,老人再次跌倒致左侧股骨颈粉碎性骨折。面对超高龄、短周期二次创伤的罕见挑战,团队联合多学科(MDT)运用3D打印技术制定方案,将手术时间压缩至 30 分钟,术后次日老人即能站立。护理团队全程实施“超高龄患者快速康复护理方案”以精细化护理助力患者迅速恢复。患者已经于近期出院。骨科在西北地区率先打造“超高龄骨折绿色通道”,通过多学科协作与 ERAS(加速康复)理念,将平均术前等待时间压缩至6小时内。边卫国教授表示,团队以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并重,不仅让高龄患者“活下去”,更要“有质量地生活”。此次救治彰显了多学科协作的专业力量与医护团队的仁心担当。

  近日,肝胆外科收治两例巨块型肝细胞癌患者,因肿瘤直径大、手术及复发风险高,刘青光教授带领的多学科团队会诊后,为患者制定科学个体化方案。经充分术前准备,郑鑫教授团队成功完成手术。42岁男性患者周某,5月前确诊肝细胞癌,此前多次行TACE术及靶向治疗。术前CT显示肝左叶巨大肿块,5月9日,患者接受“腹腔镜探查 + 复杂肝切除术”,历时 2 小时,出血仅 50ml。在护理团队照料下,患者术后 2 天可进食行走,6天拔管,1周后出院。49岁女性患者王某,4 月前发现肝占位,经多次 TACE+HAIC 术及免疫治疗后肿瘤进展。5月14日,患者行“腹腔广泛粘连松解 + 复杂肝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1天后返回病房,2天后可进食活动,即将出院。两位患者均对治疗团队表达感激。

  5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与 ECMO 中心承办的 “ECMO 基础模拟培训第 62 期(西安站)” 在西安举行,全国 70 余位临床同仁聚焦 ECMO 技术规范化实践。开幕式上,心血管外科 ICU 主任师桃致辞,强调了ECMO 在危重症救治中的桥接作用及科室在心衰外科治疗领域的全国领头羊。学术交流环节,多位知名专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实战演练阶段,多位专家通过实景模拟教学,全方位展现了ECMO技术的核心。5月18日下午,55 名学员通过理论考核,培训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以 “理论 + 模拟” 模式提升学员操作能力,推动 ECMO 技术在危重症救治中规范化应用,为体外生命支持事业发展注入动力。

  近日,一附院陆港院区骨科与日间手术中心首次协作,为两名手指软组织肿瘤患者实施精准微创切除手术,24小时内完成入院至出院全流程。62岁雷女士和33岁陈女士因手部肿瘤伴活动受限就诊,杜恒教授团队针对其肿瘤毗邻神经血管的复杂情况,定制微创手术方案,术中精准剥离病灶。陈女士术后6小时恢复手指抓握功能,雷女士次日返岗,凸显微创与快速康复优势。此次合作体现多学科无缝衔接,骨科、麻醉手术部、日间手术中心通过标准化流程和个性化方案,将传统3-5天住院周期压缩至12小时内,为扩大骨科日间手术病种奠定基础。骨科杜恒副主任指出,此次实践响应分级诊疗政策,优化 “三快一稳”方案,让骨科手术安全纳入日间模式。日间手术中心赵谦副主任表示,将持续保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5月15日至18日,“中国头痛大会” 在南京举行,近千名国内外神经内科专家围绕头痛疾病诊疗、管理及科普等展开研讨。会上 “中国头痛防控联盟网” 上线,发布我国首部《偏头痛答案书》。我院神经内科罗国刚教授率团队参会,展示头痛亚专科建设创新成果。罗国刚教授作两则主旨报告,探讨偏头痛与脑静脉回流关系,解读偏头痛医疗质控标准,引发热烈反响。刘潇医师分享经典头痛病例,展现我院疑难头痛诊疗经验。三名博士研究生在青年医师会场作专题报告,聚焦医工结合与临床痛点,彰显科研积累。闭门会上,卫萌医师汇报偏头痛质控标准,低颅压性头痛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启动。在常委会委员增补大会中,卫萌、刘潇、祁艺三位医师当选青年委员,我院青年医师的临床与研究能力获认可。

  5月16日-18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甲状腺疾病学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厦门举行,一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张少强主任带领团队参加会议。许崇文主治医师展示了经口腔前庭入路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获得二等奖,刘俊松主治医师展示了经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获得三等奖。在本届赛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28个优秀青年医师参加比赛,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青年医师喜获佳绩,展示了总实力。在学术交流环节,张少强主任多场次担任主持和讨论嘉宾,与全国同行交流,分享我院甲状腺肿瘤诊治经验。

  5月15日上午,我院心血管内科在门诊广场举办 “世界高血压日” 义诊活动,牟建军教授等2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团队,吸引约200名群众参与。活动采用现场服务与知识宣讲双线联动模式。门诊楼东侧,医护人员为群众免费测血压,专家针对个体情况答疑并定制防治方案,同时发放高血压防治手册,讲解用药安全。住院部四楼,健康宣讲师以动画、图表等形式科普高血压知识,传授科学生活方法,现场互动热烈。此次义诊为群众送去健康关怀,助力患者科学管理血压。

  医院成功举办“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临床研究质量与评价专委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GCP培训班”

  5月17日至18日,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临床研究质量与评价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GCP培训班成功举办。大会邀请了三十余位临床试验领域知名专家进行精彩分享,设置主会场报告及5大专题分会场,吸引来自全国的三百余位临床试验从业者线下参会。主论坛开幕式上,专委会孙瑞华主任委员肯定医院学术组织能力,强调大会为 GCP 领域学术盛宴。韩苏夏副院长致欢迎辞,指出临床试验对创新药械研发及医院发展的重要性。省药监局侯鸿军处长表示,将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推动行业规范发展。主论坛和分论坛专家报告亮点频出,大会聚焦临床试验质量、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创新、伦理审查等热点话题,全方位探讨临床试验领域的前沿发展与实践挑战,呈现临床试验前沿动态,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5月19日下午,陆港院区开展 “改进服务水平 提升患者体验” 专项培训,针对近期医疗服务问题,以案例剖析、政策解读强化工作部署。培训中,陆港院区综合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庞亮说明院区运作情况,行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高龙菲通报两起医疗投诉案例,解读公立医院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有关政策及卫健委服务提升要求,并结合国考指标介绍 “窗口文明服务培训行动” 工作。针对现存问题,培训提出具体改进要求。

  5月16-17日,护理部肠内营养护理专业组主办的 “西北地区精准化肠内营养护理培训班” 落幕,西北五省区百余名护理骨干参训。培训采用 “理论 + 实训 + 案例” 三维教学模式,邀请国内 10 名权威专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班仪式上,护理部李洁琼主任致辞,期望培训助力区域护理水平提升。《护士进修杂志》副总编王玥兮解析护理科研论文写作规范,李洁琼主任、ICU 辖区韩娟总护士长、北京大学路潜教授、浙大一院卢芳燕等专家分别围绕营养专科发展、肝移植患者围术期营养管理等展开授课。实操环节,一附院护士展示盲插、磁导航等鼻肠管置管技术,提升护理安全性。牟春英、康小云等护士长结合临床案例,讲解鼻胃管安全管理、个体化营养配方选择等内容。为期两天的培训内容充实,学员表示收获颇丰。此次培训推动西北地区肠内营养护理精准化、规范化发展,通过技术标准化与资源共享,为护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5月20日上午,科技部GCP中心举办临床试验科普宣传活动,旨在普及临床试验重要性,弘扬专业精神,推动临床试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活动以发放科普手册、专家义诊等形式开展,肿瘤内科、心血管内科、肝胆外科、妇产科、乳腺外科、感染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研究团队代表,GCP中心、伦理办公室成员及项目组 CRC 共同参与。互动环节中,专家针对公众关心的临床试验参与流程、权益保障等问题耐心解答,消除公众对临床试验的顾虑与误解。现场还设置科普展板与资料发放区,以直观方式帮助公众了解临床试验知识。

  5月21日上午,一附院陆港院区在门诊大厅举办世界脊柱健康日义诊活动,骨科与康复医学科协同开展,整合医疗资源构建一体化服务模式。活动现场,骨科医疗团队为患者精准诊疗脊柱常见病并给予专业指导;康复医学科团队运用先进设备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骨科护理团队设立咨询台解答居家护理问题,播放《颈椎养护保健操》视频教学,发放《脊柱健康手册》指导科学自我管理。本次义诊服务群众 200余人次,获一致称赞。活动创新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兼顾诊疗与预防,彰显公立医院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

  5月19日下午,由骨科团支部承办的“Youth Talk²·青年菁英沙龙”(2025年第2期)开讲。骨科尹战海主任、任志伟副主任、周晓玲护士长,青年工作部·团委任冯刚书记、乔琛副书记参加活动,活动由骨科团支部书记刘俭涛主持。本期沙龙邀请到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研究院研究员杨生元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陈静宏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靳国瑞教授三位在细胞力学、类器官开发及光诊疗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杰出学者,聚焦细胞曲率力学解码、肿瘤类器官精准建模、光诊疗分子工程策略三大方向,带领在场青年深度探索生物医学交叉技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前沿路径。

  5月21日下午,医院 I 期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举办第三次 “了解 I 期临床试验 共话安全与希望” 主题座谈会,癌症中心主任杨谨主持,伦理委员会主任佘苗、机构办人员、医护团队及患者代表通过科普、互动、养生教学等形式参与,传递科学抗癌与人文关怀理念。杨谨在致辞中称患者为“生命勇士”,强调交大一附院作为国家医学中心,依托多学科团队为患者定制诊疗方案,持续筛选后续治疗方案。佘苗表示伦理委员会将全程守护临床试验各环节,保障患者权益与安全。I 期病房医生团队开展系列科普,现场患者分享参与临床试验经历。会议尾声,杨谨强调患者参与对原创药进展的重要性,佘苗呼吁公众正确认知临床试验,称其为科学与伦理并重的生命接力。

  5月16日,一附院感染科驻青海专家张曦教授、李洁洁主管护士、影像科李雅楠主管技师联合青海省人民医院感染科骨干,赴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开展联合义诊。此次义诊专家阵容强大,由西安交大一附院及青海当地多院专家组成,涵盖呼吸、心血管、消化等10多个领域。活动累计惠及200余人次,为2名住院疑难危重患者会诊,针对高原常见病提供 “一站式”诊疗服务。现场还开展免费检测感染四项、测血压、发药品等便民服务,专家们耐心普及慢性病管理、传染病预防等健康知识,为当地群众送上优质医疗服务。

  5月14日,内科住培基地召开住培结业实践考试交流会议。参会人员包括内科住培基地蒲丹主任、殷艳蓉副主任、谢新明副主任、教学秘书以及住培学员等。会上,蒲丹主任开展临床技能考试备战策略讲座,剖析2025年住培临床实践技能考核的考试形式、考站设置等内容。殷艳蓉副主任聚焦临床思维考试,通过概述、考前准备及答题技巧讲解,总结临床思维关键要点。谢新明副主任针对医患沟通这一新型考核形式,分析要点与技巧,指导学员把握核心内容。会议最后,基地各位主任与学员面对面交流,解答日常学习和模拟考试中的疑问,并收集学员对住培工作的建议,旨在优化后续住培工作质量,助力学员更好应对结业实践考试。

  5月13日,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八期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班临床实践开班典礼在我院举行。护理学科带头人辛霞主任、护理部黎巧玲副主任等专家与全体学员参会。辛霞主任致辞,在老龄化背景下,康复护理是守护生命尊严的事业,勉励学员提升技术与人文能力。康复医学科崔延超副主任介绍学科建设成果,指出现代康复护理需兼具传承与创新。学员代表邓燕玲(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谢交大一附院提供的资源,承诺专注学习、提升临床与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典礼设 “授学仪式”,专家为学员颁发含知识与仁心寓意的学习礼包。基地教学主管胡晓红总护士长与学员座谈拉近距离,随后带教老师引领学员参观院史馆,沉浸式感受医院历史文化。

  5月15日,学生工作办公室特邀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樊晓燕教授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专题辅导报告,各年级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委员参加学习。活动由学工办副主任李诚杰主持。专题辅导中,樊晓燕教授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背景与意义、内容与成效、当前作风建设的挑战与举措、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任务要求等内容做了系统阐释。李诚杰副主任在总结讲话中勉励全体党员骨干要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工办将以此专题学习为契机,组织研究生党支部认真学习,不断夯实研究生党支部的思想根基和作风根基。

  5月23日,招标采供办公室组织并且开展了医院采购业务系列专题培训。培训会议由招标采供办公室毛慧萍主任主持,马珂副主任主讲。医院职能科室近60名潜在评审专家踊跃参与。毛慧萍表示,本次培训旨在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助力大家系统掌握评审工作的核心要点与实用方法,切实提升评审能力与水平,为医院采购工作的高水平发展筑牢坚实根基。马珂副主任从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概述、评审专家的法定职责、评审流程与需要注意的几点、常见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与处罚案例等四个方面做了全面分享。

  5月20日事业发展与校友工作部联合心血管内科樊蓉、内分泌科樊丽娅教授、神经内科尹丽鹤教授,前往金堆城医院开展义诊。各位专家详细地询问患者症状、全方面检查身体机能、深入解读检查报告,耐心解答每一个健康疑问,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此次义诊活动累计为一百五十名患者,将慢性病管理领域进行深度合作,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