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春耕时节,台山市斗山镇五福村的农场里一片繁忙。只见田间立着一台巨大的传送带机器,一盘盘禾苗从地头的厂房动身,通过传送机送到田里的农人手中。
农场里,有一个穿戴冲锋衣的身影不断络绎,他便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斗山镇绿稻农场场长陈奭荣。
作为“新农人”,他奔波乡野,种稻养鸭;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活跃履职,建言献计。
陈奭荣,是土生土长的台山市斗山镇五福村人。大学毕业后,他曾在广州做外贸生意。异乡终不是故土,心胸对家乡土地的留恋,他于2014年返乡创业,投身水稻栽培。
“刚回来的时分,他人都很疑问,问我在广州开展好好的为何需求回村庄?”陈奭荣说,曾经从事农业的门槛低,可是跟着科学技术的开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渐渐的升高,需求许多新农人力气,“我觉得返乡创业、扎根村庄大有可为。”
活跃响应党和国家方针的召唤,陈奭荣建立了绿稻家庭农场,采纳全机械化栽培水稻,极大进步功率,规划从开始的30亩开展到500亩。在此基础上,他又建立了台山绿稻生态农业开展有限公司,为周边超越5000亩农田供应禾苗、田间管理、水稻收割、大米加工等服务。与此同时,他牵头建立绿稻农业合作社,招引周边乡民以土地入股,推动更多的小田变大田,让旧日弯弯绕绕的条条田埂消失在无边无际的绿浪中。
通过10多年磨炼,本年38岁的陈奭荣,身体健壮,手掌广大,脸、臂膀、腿以及显露的皮肤都呈紫红色,像闪闪发亮的一面铜锣,全身上下都写满了勤劳斗争的勉励故事。
2023年,陈奭荣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从田间地头走来的他,常常走村入户开展调研,问需求、听民声,随时记载下民意民意并做好概括,尽力把大众的声响带到全国人代会上。
“村庄不种田,农人不种粮,粮食安全没保证,农业能不风险吗?”多年的种稻阅历让陈奭荣对此深有体会。保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稳安全供应始终是建造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为此,他通过造访调研,在2023年全国人代会期间,提出了关于粮食工业高水平开展的主张。
针对陈奭荣提出的关于“良种、良法、良田、良机、良制”等5件主张,农业村庄部逐个作出具体答复,特别提出要加强水稻会集育秧建造,稳步推行“稻鸭共生”等高效种饲养形式,打造农业工业化联合体,推动工业集聚交融开展,推动农耕文明维护传承。
“不能光让种稻人少流汗,还要让种稻人的汗水更值钱!”2024年全国人代会期间,他侧重重视促进农业运营提质增效,提出深入开展新式农业运营主体提高举动、施行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举动和农业现代化提高举动等多件主张,活跃为保证粮食安全“三农”作业建言。
本年全国人代会,陈奭荣继续重视粮食安全、生态农业开展等议题。他以为,要让农业增效、农人致富,开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是一条重要途径。为此,他主张依据本地资源禀赋,推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形式。在粮食安全方面,他环绕加强粮食安全应急保证才能建造提出相关主张。
完成中国式现代化,有必要快速推动村庄全面复兴。在村庄广阔天地,陈奭荣不只完成了自己的创业愿望,还让更多人看到了村庄开展的期望。
“水稻知道回报的,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种稻人也要知道回报的,没有国家的强农方针,绿稻作业没有今日的远景的。”在日常的作业日子中,陈奭荣常常向身边的年轻人宣扬村庄复兴的新方针,“我期望这些方针、信息能招引更多年轻人到基层作业,干一番大作业、完成本身的愿望。”
实际上,陈奭荣现已用举动证明,在村庄斗争,相同也能完成愿望,发明幸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