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水兵近来正式发布了新一代的“末日飞机”,称号为E-130J“凤凰II”,其称号中的“凤凰”标志着永生和复生。那么,在当时全球核军控系统面对危险与应战之际,“末日飞机”的标志意义和实践功效孰强孰弱呢?
依据美国五角大楼的想象,未来世界大战中,假如地上指挥设备被悉数炸毁,美国总统、国防部长和战略司令部将经过特别加固的战略通讯中继飞机,指挥剩下的核导弹部队施行战略反击。这种背负重担的空中渠道就被称为“末日飞机”。军事观察员邵永灵以为,美军新一代“末日飞机”E-130J“凤凰II”,其称号中的“凤凰”标志着永生和复生,要点便是要着重其在核爆中“浴火重生”的生计才能。
邵永灵:凤凰在我国和西方文化中别离代表着重生与永存。美军将新一代核战指挥机命名为“凤凰”,正是取其在核爆后仍能存续的特别意义。依照规划,这款搭载抗电磁脉冲加固系统的E-130J运输机,能在核爆发生的强电磁辐射与核对环境构成污染中继续运作,保证国家指挥中枢不瘫痪。这种将神话意象与顶级军工结合的命名战略,实质上是经过技能震慑刻画“核战可生计”的战略形象,实质上归于核震慑系统的心思博弈层面。
为什么美国挑选让水兵主导新一代“末日飞机”而不是空军?这是否意味着美国核指挥系统发生了战略调整?邵永灵以为,美国水兵与空军现役核战指挥机均面对换代压力,当时水兵依托老练运输机渠道可完成快速布置,在过渡期之后,美军仍然会把核指挥系统的主导权交还给空军。
邵永灵:美国水兵现役“末日飞机”E-6B“水星”根据已停产的波音707改装,面对零部件断供和修理窘境。其继任者E-130J“凤凰II”选用现役C-130J“大力神”运输机渠道,具有批量生产优势,但受限于较小机体,首要承当核潜艇“接收与举动”使命。空军E-4B也面对相同窘境,其新一代机型需到2036年才干执役,其间或许由E-130J暂时添补空档,但由于其本身规划约束了对陆基核力气的指挥才能,未来仍需空军更大机型主导战略指挥。
当时,世界形势动荡不安,地缘抵触延宕不停,世界核裁军进程面对严峻冲击。邵永灵以为,在此布景下,美国研制推出“末日飞机”,其实质仍是核震慑战略的具象化产品,中心价值不在于实战效能,而在于经过构建“不行炸毁的反击才能”构成战略震慑,因而其标志意义远大于实践意义。
邵永灵:“末日飞机”的实质是核震慑的终极符号——经过“打不死的空中指挥中枢”意象,传递“核反击才能永续存在”的战略信号。其中心价值不在于实战效能,而在于经过技能震慑重塑战略决策者的危险认知。